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> 热点 > >> 内容页

不能让“埋雷”的“探店”视频任性下去

2023-05-27 09:34:29 来源:消费日报

“探店”属于新型宣传方式,监管也要与时俱进,不仅要建立健全“探店”广告监测制度,及时发现和依法查处违法广告行为,还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,引入社会监督力量,共同规范“探店”行为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朋友聚会、外出就餐,不少人都会打开“探店”博主的视频作为参考。然而,不少“探店”视频却让消费者踩了“雷”。

最近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:一位“探店”博主宣称以非常实惠的价格,在某店享用各种高档食材。消费者兴冲冲地前去这家店就餐时,满满的期待却瞬间变成失望。“视频中的鲍鱼、三文鱼,店内都没有,小龙虾也不是宣传中的麻辣小龙虾,个头小了很多,还需要自己煮熟。”

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,一名网民的评论引发了大家的共鸣:这些“探店”视频,上边虽然歪歪斜斜地写着“真实”“亲历”的字样,仔细看,却从字缝里看出两个字——欺骗。

消费者对“探店”视频的信任,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是一种自发的、公益性的分享。大家相信“探店”视频里的描述是真实的,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好店铺。

但不少“探店”博主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,甚至故意误导、欺骗消费者。这已经构成了虚假宣传,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,应当被监管部门严厉打击。这起事件再次提示监管部门,“探店经济”已到了必须规范的时候。

目前,“探店经济”仍处在野蛮生长阶段。行业的不规范,给了一些博主“浑水摸鱼”的机会。那些打着“探店”旗号进行虚假宣传,成为商家“广告代言人”的博主便是典型的例子,他们以分享为名,行广告营销之实的做法,获得了收益,也逃避了相应的责任。

对于此类虚假“探店”视频,消费者很难辨别。此时,就需要监管部门及时行动起来。

《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》规定,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,显著标明“广告”。通过知识介绍、体验分享、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,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,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“广告”。

“探店”博主收取相应费用,为店家实施推广,这属于互联网广告,根据规定,“探店试吃”视频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注“广告”字样,方便消费者理性判断视频内容,避免被误导。

有鉴于此,监管部门应督促“探店”博主厘清商业行为与兴趣爱好的边界,该标“广告”的都要标上,确保规定落实到位。

另外,“探店”属于新型宣传方式,监管也要与时俱进,不仅要建立健全“探店”广告监测制度,及时发现和依法查处违法广告行为,还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,引入社会监督力量,共同规范“探店”行为。

欺骗式“探店”被曝光后,那些热衷搞虚假宣传的商家和“探店”博主也该清醒一下了。在相关新闻评论区,有些网民就表示,再也不相信“探店”视频了。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,“探店”被市场淘汰就是时间问题了。

(齐鲁晚报)

关键词:
分享到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华南时尚网版权所有   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  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