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白糖简称绵糖,也叫白糖,是我国人民比较喜欢的一种食用糖。它质地绵软、细腻,结晶颗粒细小,并在生产过程中喷入了2.5%左右的转化糖浆。而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,故绵白糖的纯度不如白砂糖高。白糖是由甘蔗和甜菜榨出的糖蜜制成的精糖。白糖色白,干净,甜度高。白糖含有糖类,糖类是人体主要营养来源之一,人体的消耗要以糖类氧化后产生的热能来维持,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有70%是靠糖类供给的。
这几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,食品饮料消费量大增,我国的白糖消费也是与日俱增,每年的消费量大约在1300万吨左右,除了我们自己生产的外,还要进口100多万吨的食糖作为国内需求的补充。其中蔗糖占我国白糖产量的80%左右,是国内白糖的主力军。
供应缓解仍存不确定性 白糖价格创2018年以来新高
(资料图片)
数据显示,截至5月19日,白糖市场价格为6900元/吨,较去年底涨幅达到19.25%。与历史对比来看,白糖价格已经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。
国元期货吴菁琛表示,从中期看,2022—2023年榨季我国食糖生产已经结束,后续进入消费旺季和年内的去库阶段。由于今年我国有大约660万吨的食糖供需缺口,同时进口倒挂严重,供应缓解仍存不确定性,基本面上涨逻辑仍未见实质性改变。浙商期货认为,由于印度减产、泰国增产不及预期、中国确定减产,且市场担忧未来巴西港口拥堵,在6月巴西新糖未集中上市前,全球供给偏紧。
据中研产业研究院《2022-2027年白糖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》分析:
我国是糖业大国,也是消费大国。当前我国食糖消费呈现“以工业消费为主、居民消费为辅”的格局。居民直接用糖稳定,食品工业用糖量成为需求主要动力,占总消费量的 70%左右。食糖年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,消费量在1500万吨左右,我国糖业发展战略坚持以国产糖为主、进口糖为补充。食用食糖的主要是白糖、红糖和冰糖三种,这三种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(甜菜制作而成的食糖其主要成份也是蔗糖)。
白糖主要分为二大类,即白砂糖和绵白糖。国外食用较多的是白砂糖,绵白糖主要在中国饮食文化圈内的国家或地区食用较多。白糖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甘蔗种植业和甜菜种植业;中游行业主要是制糖行业,通过对原料甘蔗/甜菜进行压榨、加热、分蜜等工艺流程得出成品糖;下游消费领域则分为工业消费和民用消费。其中,工业消费包括食品加工(烘焙、糖果、饮料、乳制品等)、凝固剂、去污剂等;民用消费则主要为餐饮行业和居民个人食用。
白糖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2023
近期,白糖价格涨势如虹,郑商所白糖期货主力合约最高报价一度摸到6600元/吨上方,创下近五年新高。机构认为,在广西白糖减产的背景下,糖厂惜售心态明显,预计国内白糖期现价格短期延续涨势,但能否持续上涨仍将取决于国际原糖走向和外围宏观环境。预计未来的两年内全球白糖产需量不足以支持市场需求量,白糖产量的缺口将持续扩大。中国的白糖基本都是从国外进口的,预计未来两年中国的白糖将出现市场供需不足的情况,价格也将一路上涨。
糖价上涨或提振相关上市公司业绩。中国糖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2年至2023年制糖期,截至2023年3月底,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为5752元/吨,同比增加24元/吨。其中,2023年3月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为5970元/吨。数据显示,2020年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权成交量为6254314手,同比下降7.65%;成交金额为47.47亿元,同比下降11.06%。2020年12月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权成交量为626446手,同比增长106.91%;成交金额为5.64亿元,同比增长153.77%。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权12月成交均价为0.09万元/手,累计成交均价为0.08万元/手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,随着科技的发展,我国白糖行业面临转型升级。在上游糖料种植领域,糖料种植良种化、机械化、水利化等程度将进一步加深,糖业生产成本能够有效降低;在制糖工业领域,我国制糖工业加工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,5G、物联网等技术将有助于产业智慧化、数字化升级,白糖行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。
想要了解更多白糖行业的发展前景,请查阅《2022-2027年白糖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》。
Copyright 2015-2022 华南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5786号-52 联系邮箱: 954 29 18 82 @qq.com